BMSM测评,禹博心学,禹博材质心学,高考志愿填报,个性化教育,家庭教育指导师,青少年成长规划,家庭教育,家长课程,教育项目加盟,家庭教育顾问,个性化家长课程,性格天赋测试,儿童成长规划
招商热线:

400-088-0767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聚焦 > 大咖讲堂 > 想培养出创新人才?其实可以借助孔子、孟子的教育理念!

想培养出创新人才?其实可以借助孔子、孟子的教育理念!

日期:2022-02-07


    因材施教是中国古老的教学原则。
 
    然而,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会发现,这一原则存在逻辑缺陷。
 
   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,要每一名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实际上既无可能,也必定无效,因此要超越因材施教。
 
    因什么材?因材施教是中国古老的教学原则。


 
    于永川先生在概述“中国古代教学原则”时,将“因材施教”作为第一条教学原则。
 
    在论述了孔子、孟子、墨子的相关论述之后,于永川概括到:“材”是指学生的道德修养、意志性格、知识水平、接受能力、才能爱好等方面的差异;“教”是指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。
 
    因材施教,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因人而异,区别对待,量体裁衣,对症下药,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。


 
    总之,要“知人善教”。
 
    因材施教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?当教师应用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时,逻辑上他需要判断学生之材,这是其施教的逻辑起点。
 
    学生属于何种类型、是否优秀、是否是所谓早期的超常儿童,是由教师来判断的;学生应当接受何种教育,也由教师来实施。
 
    简单地对学生之材予以判断,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对学生之材的分类,例如,有些学生是上等材料,可以用来雕琢艺术品;有些是中等之材,可以打磨为一个简单的小玩意;有些是下等材料,也许可以因陋就简地磨一下;或者有些干脆就是朽木不可雕了。


 
    这样的分类在学校自然会导致分班,导致择校。我们现在的教育世界,似乎就是因材施教的世界。
 
   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,就这样成为为拔尖学生开小灶的理论依据,成为在中小学中建立重点学校的理论依据,成为某些中小学及早开始所谓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理论依据。
 
    在因材施教原则指导下,一名教师对于被认为是下等之材的学生,自然有所忽视,甚至看不起,这在逻辑上是合理的。


 
    在一所中学,我们对少数超常班的学生因材施教的同时,刻意忽略了大多数普通班学生普遍的内心沮丧、失望和不自信,忽略了普通班任课教师内心的失落和低人一等的感觉;

    在中学之间,当我们对重点中学学生因材施教的同时,刻意忽略了大多数普通中学学生的内心沮丧、失望和不自信,忽略了他们较低的生均培养成本和较少的成长发展机会。
 
    这样的情况似乎普遍存在。


 
    在大学,一所非985高校的老师会对自己全校学生存在不信任,这体现在谈到一项教育改革,比如减少总学分要求的改革时,会一次次遇到这样的看法,“这样的改革北大是可以做的,因为你们的学生都是尖子,都有很强的自觉性。我们的学生不行,减少学分他们就都去玩电脑游戏了。”
 
    以上对学生的普遍不信任是根深蒂固的,其根源即在于因材施教。
 
    提倡因材施教的人常常忽视这样明显的事实,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基本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,各类排名都在北大之前,但其生源的大部分都来自于新加坡,而其人口基数不超过500万。


 
    按这样的比较,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生源质量都大大超过了新加坡国立大学。
 
    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注意到并且坚信,未来每一名学生都将找到他自己,都将成为各类人才,他们将会认识自己,奉献自己并且发挥出自己的能力。这种观点非常类似禅宗“人人皆可成佛”的理念。
 
    在这样的原则下,每一名学生作为潜在的“佛”、不同的“佛”都应当得到来自教师内心的尊重,需要教师静静地聆听,与他们对话,帮助他们寻找自己,支持他们的选择、变化,并且欣赏他们的现在和未来。


 
    得到每一名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,学生会处于何种状态呢?是快乐,还是对教师充满畏惧?是自信,还是胆怯?没有普遍的自信,未来有几个学生会去挑战既有范式、挑战大师呢?
 


    施什么教?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,教师教什么?是陈旧学科的范式,还是尚未诞生的新学科范式呢?严酷的因材施教,在帮助学生进入范式陷阱的同时,能否让学生保持怀疑,进而在未来去创造呢?

    从这个角度仔细反思,会发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中蕴含着一种潜台词,那就是学生和教师并不平等,教师是先行的觉悟者、知识和真理的掌握者,真理需要教师教给学生。
 
    在《师说》一文中,这样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被表达为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”。似乎教师就是百科全书,就是全能全知者,因而“仰之弥高、专之弥坚”,让学生现在以及未来,都会写在回忆录中。
 
    教师在课堂上回答不出学生奇怪的问题,会有一种潜意识中的羞愧。


 
    教师如何能有这样的内省,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旧的范式中?大师如何能有这样的内省,知道自己是哪个范式的大师?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中,学生在逐渐地发展,教师即使年纪较大、经验较为丰富,但也在发展中,他们虽知道得多一些,但并不完全掌握真理。
 
    所以教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保守和受范式的深深束缚,小心地教,时时启发学生的怀疑。
 
    他们应认识到,在本质上学生也是教师,教师也是学生,师生是完全平等的。
 
    学生有崭新的头脑和超越范式的思维,当教师意识到学生与自己平等时,就能抛去权威的身份和头脑,受学生的启发,而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有时也会自由地生长,更容易提出超越范式的新思想。


 
    在这样的场域中,学生在成长,教师也在继续成长,他们一起在教学过程中、在师生交往中寻找自己,寻找真理。
 
    值得注意的是,在苏格拉底的“助产术”中,就蕴含着不同于因材施教的思想。助产士本身“是智慧上不生育的”,真理是学生自我发现的,而非教师所教,这是与因材施教完全相反的逻辑。
 
    创新的本质是培养“新知识的创造者、新技术的发明者、新学科的创建者”,要“破旧立新”,首先必须搞清楚哪些是“旧”,哪些是“新”。
 
    既有学科知识的核心在于范式,而对范式不加怀疑并刻板地因材施教,容易在认识论层面使学生陷入“范式陷阱”。
 
    而这种“范式陷阱”又容易成为创新人才成长难以突破的核心障碍。
 
    如何超越因材施教?2014年10月16日,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先生在该校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的讲话中说,“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要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,而不是替学生设计好路径。”
 
    因材施教,是否就是给学生设计好了路径呢?
 
    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反思因材施教这一古老教学原则,就会发现在古代社会因材施教存在逻辑缺陷。
 
   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,要每一名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实际上既无可能,也必定无效。
 
    正是学生旺盛的好奇心、生命力以及自我持续一生的学习和追求,赋予了他们生命的最终意义。
 
    教师对学生之材的判断局限于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力,刻板地因材施教,学生虽然会成为我们所要培养的人,但这样的人不是创新的人,而是“千人一面”的人。
 
    去除框架而不去判断学生之材,学生不同的、生机勃勃的生长目标才会出现。
 
    超越因材施教朝向学生变化的、超越想象力的未来,需要教师努力给予学生怀疑的空间和足够的挑战,挑战他们去突破范式,激励他们创新的抱负。

    因材施教意味着规训,超越因材施教呈现出宽容,包括对学生不同于教师观点和研究方向的宽容,对失败的宽容,对学生不同于教师和家长发展目标的宽容,以宽容小心呵护和鼓励着创新的种子。
 
    因材施教需要判断学生之材,然后决定施教的内容和方法。
 
    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帮助学生寻找自己,教什么不再那么重要,学生选择学习什么更加重要,因为选择基于学生现在的内在动因,可能生发出超越想象力的意义,因而教师持续支持学生偏离常规的自我学习。
 
    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学意味着教师需要培养出完全超越自己的学生,具备并将创造力发挥出来的学生,这是新的教学成功观念。不能超越因材施教,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学生?
上一篇:日本“宽松教育”真的是一场彻底的失败吗? 下一篇:李冰冰直播因没穿内衣被举报,家长举报!...